嘉湖机床:老牌企业背后的常青奥秘
原标题:嘉湖机床:老牌企业背后的常青奥秘
在日前揭晓的首届嘉兴“工匠精神”评选结果中,由浙江嘉湖机床有限公司生产的中高档智能化数控机床跻身“嘉兴市十大品质创新产品”行列。
浙江嘉湖机床有限公司创建于1985年,是嘉兴市第一家民营企业。作为嘉兴本土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嘉湖公司一直都以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最强驱动力。
三十多年来,嘉湖机床先后被评为“嘉兴市民营科技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省机床行业重点骨干企业”、“省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其生产的系列产品广受客户好评,成为浙江省早期民营企业实践中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多年来为各界所赞赏。
专注积累专业实力
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为工业母机或工具机。在现代机械制造中,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作为现代工业基石的机床产业,是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不能绕过一个关键性问题。
而早在1985年,机床便变成了浙江嘉湖机床有限公司的创业起点。位于洪合镇的浙江嘉湖机床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嘉兴市良三机床厂,后更名为嘉兴市峰佳吉晨实业有限公司,是嘉兴市第一家民营企业,也是浙江省最早的十家民营企业之一。
30多年风雨历程,机床始终是公司精耕细作的主业。如今,浙江嘉湖机床有限公司已是一家集科技研发、产品制造、经营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机床制造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高速精密数控机床、斜导轨车床、加工中心、机器人等系列产品,并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和来样生产非标产品。目前,公司下设两个生产基地、一个机床研究所和七家联营工厂。
从生产普通机床发展到批量生产系列精密数控车床、斜床身数控车床,从中小型(加工中心)数控铣床到复合型数控机床……对机床产品的持续专注,让公司积累了雄厚的专业实力,满足了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嘉湖”品牌相继荣获“嘉兴市名牌产品”、“嘉兴市著名商标”称号,产品已遍布国内各省、市、自治区,远销欧美、澳洲、东南亚等国家。
创新激发发展动力
最近,在浙江嘉湖机床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款速度比原先提升一倍的高速机床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工作。该款高速机床不仅加工速度从原先的每分钟24米提升至每分钟48米,而且还可以进行一些复杂的曲面加工,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使企业产品的技术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对客户来说,我们通过研发高端产品,既满足了他们对机床精度的需求,更是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对我们来说,技术革新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据公司研发部负责人王建胜介绍,从2005年研发部成立至今,公司开发的产品先后列入省市技术创新、科研及新产品开发项目6项,CDK系列复合型数控车床关键技术及模块化产品研发被列为浙江省重点科技专项,高速精密复合型数控机床被评为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
“科技兴企”始终是嘉湖机床秉持的发展理念。从刚开始生产小型仪表机床到现在研发的数控机床、斜导轨、加工中心、机器人等,技术创新让这个老牌企业一直屹立于同类企业的前列。
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由王建胜所带领的技术研发部每8至9个月就会进行一项新项目的研发。该团队共有核心研发人员12名,平均年龄在38岁,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也有刚从院校毕业,有着丰富理论知识的90后,这都为这支核心团队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在自主创新的同时,嘉湖机床还时刻将客户的切实需求和真实感受结合到实际研发中,通过与客户交流,了解机床在具体使用中所遇到的问题。为满足更多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嘉湖机床还对生产的数控车床实施加工零件的“私人订制”,通过配置与客户所需要的各种专用夹具,进一步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同时也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此外,长期以来,嘉湖机床还十分注重与大专院校的合作。据王建胜介绍,在研发中,他们也会与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嘉兴学院等一些院校进行合作研发。双方共同研究、探讨,从而形成产学研合作的良好氛围。
“以人为本”凝聚合力
在提升硬实力的同时,浙江嘉湖机床有限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着力提升软环境,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合力。
通过完善人才选拔和考核机制,嘉湖机床通过面向社会和内部进行人员的选聘,并通过能够体现人才劳动价值的薪酬制度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加强知识培训和学习,使员工的技术和素质持续提升。
企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员工发展的基础之上。嘉湖机床立足制度建设,创新并完善了有利于尊重和保护创新思想的学术评价制度,建立了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考评指标体系。通过把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结合的方式,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估激励制度,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此外,嘉湖机床瞄准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率先实施和取得了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值得一提地是,嘉湖机床跳出民营企业亲朋好友多的狭隘圈子,严格执行各项制度,避免任人唯亲的传统用人误区,在公司内部形成公平竞争的氛围,激励员工奋发图强,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责编:王丽玮、翁迪凯)